新加坡神学院是哪个宗派?

苍子杰苍子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上讲,新加坡的基督教有两个源头,一个是1819年进入的新教传教士,另一个就是1835年进入的罗马天主教传教团。 虽然这两股势力相互竞争,甚至在当地兴建教堂和学校时为了争夺生源而大打出手(新教反对在小学中教授罗马天主教教义,反之亦然),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到来给新加坡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大量的书籍刊印,对于当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个教会都希望自己能够完全统治信徒的心灵。他们不断争斗,甚至向政府举报对方的“不道德”行为(指对方不能控制的教徒)。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前图书馆所藏的图书中有很多是1800年到1942年间各英语教会出版的刊物,这些出版物反映了当时基督教在新加坡的传播情况。 在这一地区,圣公会是比较早的一支新教势力。1819年的时候,他们就建立了第一个社区中心,也就是现在的圣保罗大教堂。不过那个时候他们的影响力还非常有限——当地华人基本上还是坚持自己的传统信仰。

1836年,伦敦会传教士来到新加坡,开始在马来亚传播福音。他们很快同当地英国殖民者联系到了一起,利用英方掌握的资源大力扩展自己的势力。到19世纪40年代的时候,英属马来亚已经基本被伦敦会所掌握。

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会在当地也取得了重要突破。1835年,法国圣心会派遣两批传教士到达新加坡。他们很快与当地的华裔居民打成一片,并获得了相当大的支持。到1843年的时候,这批教徒已经可以购买一座位于市中心的宏伟教堂建筑作为他们的教区中心了。这就是后来位于克拉码头附近的圣母大教堂。

随着两地新教和天主教势力的不断膨胀,双方的竞争也越发激烈。1870年的“圣约书事件”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双方为了争夺教徒而在教会仪式上签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以划分彼此的宗教控制范围。 不过到了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整个马来亚,一切西方的宗教势力都被禁止活动。大批的教会学校关闭,教徒也被迫解散,教会财产被没收。直到二战结束后,基督教才又在当地复兴。

利宗熹利宗熹优质答主

不是宗教的,严格来说也不是教派,因为新、老两所都没有设立教派。 新加坡的神学与宗教学系没有区别,都是神学研究生(M.Div)和哲学硕士(MA)两个学位。 至于为何叫"神学"而不是教会历史或圣经研究等学科名称呢?那是因为神学家一般都需要知道很多关于宗教历史的知识并了解圣经,但只有少数人能把神学的理论付诸实践。

另外我忘了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称呼是因为1950年以前在新加坡有两座大学,一个是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后来成为拉夫拉学院,现在已不存在了);另一个就是圣公会学校——新加坡神学院(St. Andrew's Theological Seminary),所以那时候都称之为新加坡神学院。到了70年代以后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