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重视礼仪?
看了一些答案,原来大家都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现代的“日本人”并不是古代的“日本人”。日本的文明开化是跟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起到来的啊!(当然,这位绅士并不是日本开放明治维新的主要推手)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甚至包括明治维新初期)是一个传统社会,传统的儒家文化圈的社会,尊卑上下之分、礼仪规范之多,可以说在中日两国历史上都算得上数一数二。
但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礼仪”吗? 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也讲究三拜九叩之礼,可这完全是封建统治者对皇天上帝和列祖列宗表示尊敬的形式主义玩意儿,真正百姓生活之中的规矩可是要多简单就多简单——“父母在上,不敢仰视;父母去世,不敢直跪”——但就算如此,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孝悌文化的体现呀。
再说了,三拜九叩之于天地神明也是合礼的,怎么到了日本就成了失礼了呢? 所以,问题在于,近代以后,特别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开始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现代性——工业革命、民主政治、自由市场经济等等,但是却没有学习到现代西方的公民社会与政治权利的平等观念。换句话说:他们学会了西方的枪炮和航海技术,却没能学会西方的民主与自由精神。
近代以来的日本可以说是“半盘西方化”的日本,他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向西方国家看齐的同时,却在文化上保留了更多的古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性也在这种新旧杂糅的文化中产生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种很奇葩的现象,即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并没有带来等比例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认同。相反,保留更多的传统文化和古典主义的日本人在吸收了现代物质文明后反而更加膨胀了。
于是乎,一个想当冠军但却只有六岁孩童体魄的国度出现了…… (P.S.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日本没有学习近现代西方的价值理念,我的意思是日本在学习这些理念的时候没有能够完全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之中,导致了一种“西方器物文明”和“本土意识形态”的奇怪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