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日本的研究生难么难么?
这个问题我可以说是我来日本留学以来,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了(当然,我来日本之前也被问过类似的问题)。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每个学校、专业的难度都是不同的且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所以这里我只能说大概,具体的情况需要同学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分析。 我先来说明我的情况,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硕士就读于东京工业大学,2016年3月开始准备,同年4月拿到内诺,5月办签证,6月来到日本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这里我把研究计划书和导师的关系作为一个大的方面来讨论一下“考学”的难易程度,另外我也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本人的研究计划书大概是3-5千字不等,内容主要就是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以及如何开展这个研究。虽然研究计划书的内容很重要,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格式等细节问题以免在后期被老师挑刺。
对于研究计划书的书写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1. 在开始着手写研究计划书之前请先考虑好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确定了方向以后就可以开动笔了;
2. 在编写研究计划书的过程中应多参考以往该研究室的论文,并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做好知识上的储备工作。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给出了怎样写好研究计划书的指南,具体的写作框架和方法请参考过往的文章或书籍。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联系导师”这件事儿。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在接触导师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未来想发展的领域一致,如果一致则再好不过,在未来进入研究室之后你也能够很快地融入到这个团体之中;如果不一致也没关系,只要你在研究计划书中充分体现出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和研究潜力,并且通过老师的面试,一样可以进入研究室跟随老师学习。
其次你需要了解的是这个研究室的招生惯例,是“以内诺制”还是“出愿制”,如果是以内诺制的话那太好了,在你准备好材料后直接找老师拿内诺即可;若是以出愿制的方式招生,则需提前与该研究室的教授进行联系,取得教授的青睐后在出愿环节才能增加成功几率。
当然,在跟导师联系时的一些礼仪性细节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说邮件的格式、发送的时间、邮件的主题等等这些小细节有时候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最后来说说语言成绩,理工科的同学一般只需要提供日语成绩就可以了,文科类的专业有些会要求提供英语成绩。不论你是申请语言学校还是研究生,日语的重要性都不会有任何的降低,所以好好学日语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