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考alevel和英国区别?

吴卓纯吴卓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宽,我尽量宽泛的回答一下(不列专业知识,不讨论具体考试细节) 先说结论,以目标英国G5为参考(非必达条件),香港Alevel考生比国内考生拥有40%左右的优势;如果目标更广泛些,把牛津剑桥放进来考虑,这个比例会扩大到60-70%左右 然后分两部分来讲:

一、考试内容与形式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是什么地区的Alevel考试,最后所呈现的考试结果都是由CIE(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简称CIE)颁发的,所以内容上、形式上都跟英国本地考的一样。不过因为各个地区的考生背景不同(比如中国学生跟英联邦国家的学生在学习方式、知识基础上有明显差异),为了照顾到各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考试内容设置、试题难度程度上都会做相应的调整。但不管怎么调整,其最终目的都是保证能在最短时间内测评出哪个学生能达到哪一个等级的成绩,并以此作为学生以后大学申请的依据。

二、考试次数与考试费用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由于Alevel是区域性的国际考试,所以在考试时间上并不像国内高考那样集中于每年的6月7日8日两天,而是分散在每年1月份至2月份之间(每个地区的具体时间会有不同)。因为Alevel是考三门科目,而每门科目又分为好几册,所以考试费用也比较贵,大概是一科300左右的样子,如果算上补习费可能就要上万了……这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比之下,英国本土学生就幸运多了,只要他们报名参加考试,不管分数如何,CIE都给他们发成绩——也就是说即使他们一门功课只考了1分,CIE也会发给他们一个“E”,这个“E”在申请牛剑时是不被认可的,但在申请其他大学时却没有问题 (PS:据说以前CIE还为此给英国本地学生专门研发了一套特殊试卷,但在我考的时候已经取消了)。

至于考试次数的话,以目标英国G5为例(非必须达到的条件),一般来说香港考生会比内地的考生多一次机会,因为除了夏季考试外,还有春季考试这一选择(虽然春季考试成绩不计入牛津、剑桥的申请门槛,但计入UCL等学校的申请门槛)。而内地的考生就只能寄希望于那一年的夏季考试了… 因为不知道题主指的是哪所学校,我这边以我自己的经历来举例说明,我的学校是香港八大里排名靠前的,按说教学质量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我们的Alevel课程是完全按照英国体系来的,教材也是英国那套,所以一开始我也不能适应,尤其是数学。但是到了第二年春天,也就是第二年的三月份,我们又要重新报课选AS选修课了,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我个人是因为想申请金融专业所以选了三门必修,然而如果我当时选择理科的话,其实可以少选两门(因为理科选课可以选三门必修加三门选修),这样我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来复习其他科目应付夏天那可怕的大考… 所以,以我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我劝题主能早换科目早换科目!能早换地方读书就早换地方读书!千万别犹豫,别觉得现在学得好好的干嘛要折腾… 当然,如果能保持平常心,不急于求成,安心地把基础知识打好,争取考试的时候发挥正常水平,那就最好不过了……

佟书唯佟书唯优质答主

如果想在香港ALEVEL,首先要搞清楚在香港Alevel和在英国Alevel有什么区别?

1、考试局

英国本土ALevel考试主要由六大考试局(或称为委员会)负责出题、考试和判卷,分别为:AQA、CIE、爱德思、牛津剑桥、牛津牛津、培生爱德思。每个考试局下设多门ALevel单科,例如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CIE开设了约85门ALevel课程,而每门课程在不同考试局又会有略微不同的课程大纲。中国学生参加最多的是三大考试局:CIE、爱德思和牛津牛津,分别占到了51%、32%及15%。因此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地区设立的本土ALevel中心也是以这三大考试局为主。而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得最多得是牛剑,2016年牛剑ALevel考试人数比CIE和爱德思相加还要多。

2、学习时间

在英国本土,主流ALevel课程学制为两年,分为AS和A2两个部分。学生要先修一年(即AS阶段),修读3-4门课程,再依据AS成绩决定是否继续剩下一年的学习,继续学习后(即A2阶段)可转入不同的课程。大多数学生会继续就读AS时的课程,并且选修课程数量减为3门。部分能力突出的学生也可以增选课程。

3、录取方式

在英国,大学录取标准根据申请者ALevel考试成绩、UKTOLTS考试成绩、个人作品集、面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而定,这些考试和材料的比重会根据申请院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