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移民特多?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伴随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根据联合国人口协会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高达34.8%。而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们的下一代人(0-14岁)的数量将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将持续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移民成为其获取第二身份、进行财富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从微观层面的个人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移居”已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迫切需求。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迁移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及教育资源,令子女未来能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期望能借助移民来实现资产转移、税务筹划,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投资回报率。 总之不管是出于哪些考虑,移民对中国人(尤其是高净值人群)而言都意味着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拥有更多的金融选择权、身份选择权和决策权的含义。
邢煦优质答主在中国,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两省。广东、福建沿海地多人少,有开展海外贸易的历史传统。加上近代被列强侵略,不少百姓背井离乡,到海外求生存,他们成为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华人移民。
此后,华侨、华裔世代繁衍,人数越来越多,形成庞大的华人群体。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华人人口达7300万,其中印尼、马来西亚华侨和华裔人口分别占到本国人口的近7%。
这些华人多从事工商业,大多不事农桑,加之东南亚盛产粮油,他们所需的粮食,大部分依靠进口。特别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国土地有限,只有24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山东省(15.6万平方公里)。
这些华人,世代在东南亚生息,成为这些国家有数的经济和政治势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广大华侨渴望回到祖籍国生活。50年代,大批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争先恐后回到祖国。
仅广东、福建两省当年返国定居的华侨就有50万人。他们在祖籍国落户,自然增加了粮食的消费人口。尽管我国人口有12.6亿,其中广东、福建两省人口只有7000多万,还不到全国人口的6%,但国外华人华侨的粮食消费人口达7300万,超过了两省的粮食消费人口,所以,华侨人口的粮食消费是笔不小的数目,对我国粮食消费无疑起着重要影响。
因此,应当将海外华人的粮食纳入粮食平衡的视野,进行统筹考虑。他们是我国潜在的粮食消费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