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
我举几个例子,可能更直观一些。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多少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注意我说的是流利,因为流利代表可以跟美国人一样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和书写沟通)我相信百分之七八十的留学生都做不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汉语和英文都是语言系统里的一个非常大的分支,相互之间的词汇量对比非常之小;再一个原因就是学习语言的语境很重要,中国人跟英美人交流的机会太少了,基本上没有机会练习口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不一样,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学英语了,而英美国家的一般都是中小学阶段开始学第二外语(西班牙语或者德语之类的)。所以说在美国有很多小孩从小就会说两种语言甚至更多,而在国内大部分孩子只会说一种中文普通话。
再来一个例子: 在中国的欧美留学圈子里面有一个笑话,说的就是“中国人的数学好”这件事情。这个笑话是这样的: 有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在课堂上跟教授提问:“为什么你们美国的数学这么难?”教授回答说“因为我们美国的数学本来就是很难呀!”中国留学生继续问“那你们的物理、化学、历史什么的岂不是更难吗?”教授笑着说“我们美国的物理、化学本来就是很难的呀!”中国留学生很不解气地说到“那我怎么在国内学的那些物理和化学在这里都用不上呢?”教授说道“那是因为中国的物理和化学本来就比我们的简单呗!”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其中的道理可不是开玩笑的。美国的基础教育是相当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以加州为例,州里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从9岁开始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却是从3岁就开始的。也就是说从3岁到9岁这段时间是学生打基础、培养学习习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像在中国那样全部灌输给老师来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对待数学这门学科,如果是一个3岁的孩子,他(她)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肯定是很有限的。那么这个时候你让这样一个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学会计算和一些简单的加减法是比较困难的,这个时候强行去灌输知识和技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反而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和畏惧情绪。
但是,如果你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字的乐趣,最后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美国基础教育比较推崇的方式——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去做尝试和探索,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国外往往能拿到满分,但是却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拿全A的原因。国内的教育模式是偏向于灌输式教学,这种模式适合于年龄较大、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对于低龄段的孩子则未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