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和悉尼什么关系?
悉尼是澳洲最大的城市,人口约400万;而整个马来亚联邦的人口只有3000多万,所以无论从人口还是面积来看,悉尼都是马来亚的二倍有余。 但如果说“最大”一词还不够直观的话,我们可以用另一个数据来说明—— 按照2016年的GDP总量来比较,整个大马的GDP大约是澳大利亚的三分之二,而悉尼作为澳洲第一大城的GDP却只比整个大马少了5%而已!
换句话说,整个悉尼相当于整个马国的经济命脉! 如果发生战争,从战略重要性上来说,马国完全可以把悉尼炸成一片废墟以重创澳方。 那有人觉得,可能是地理条件的缘故使得马国必须把悉尼变成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才放心吧…… 其实并没有这么高精尖的原因在里头。
早在英国人占领马六甲地区开始殖民之前,悉尼就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争夺目标了——因为西班牙的商船需要在新大陆和亚洲之间进行贸易往来,而荷兰人则想抢先一步占领南方陆地并阻止英葡两国入侵。于是,双方都在东南亚设立了殖民据点,并且为了抢滩登陆互相发动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
最终,荷兰人抢在了西班牙前面,占据了马来半岛南部以及苏门答腊岛,并且将自己的领土命名为新荷兰(Nieuw-Holland)。后来,英国人在马六甲建立殖民地并且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后,新荷兰的东半部成为了澳大利亚,西半部则变成了印尼。
到了近代之后,由于日本入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马来亚地区成为英美两国抗击日本的战略要地,因此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锡拉(Melayu)的经济奇迹”。
战后,马来亚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并且于1963年和新加坡一起加入了马来西亚联盟。虽然同属马来语族系且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关系并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二战时,日本人为了获得战略物资和保证航线安全,曾经占领过新加坡并迫使其投降,而马国则是以“马新共和国”的名义继续对抗日军直到战争结束;也有现实原因——马新独立后都实行了西方化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但是在国民素质、人均GDP和对外贸易方面,新加坡都要明显高于马国。
两个国家独立后,原先由英国统治者负责管理的马新地区转由马来西亚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分别管辖。虽然属于同一个联邦和国家领袖,但马来西亚的英语官方用语更为传统,而新加坡的华人比例却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