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国飞行时间是多少?
在1908年底,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有245人成为首批会员。当时,在中国拥有飞机的人还不多,只有13人,而且其中12人都在协会当中。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著名发明家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号飞机在美国的肯塔基州首次成功上天,人类历史于是揭开了崭新的篇章。33年后,也就是1936年,中国出现了一位可以和莱特兄弟相提并论的男子——刘航尧。
刘先生当时只有23岁,是北京朝阳大学的一位政治系学生,也是一位喜爱科学的少年。一天,他在校图书馆看到报纸,获悉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仅5年后,美国的哈罗德·洛克希德研制的第一架客机也已经成功试飞。看着看着,他的思绪不知不觉地飞向了未来:人类将来一定会发明出更大的客机,总有一天,空中一定会出现像纽约到芝加哥这样繁忙的空中航线。
就在那时,一个新的念头闪现在刘航尧的脑海:“假若有朝一日,我中国也有像洛克希德客机那样的大型客机,说不定真会出现和纽约到芝加哥同样的空中交通繁忙景象。到那时,我不妨去开飞机呀!”于是,刘先生从小便立下了飞上蓝天的宏伟志愿。
时间又过去了14年。1920年,刘航尧从清华大学毕业,又被派往美国学习航空专业。在美国,他刻苦钻研,五年后获得硕士学位。美国大学的一位教授对刘航尧青睐有加,曾送给他一本自费刊印的《中国的起飞》。在这本书中,教授写道:“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就在于缺乏组织性和缺乏忍耐力。但这都是暂时的,因为这只是还没有遇到刺激的缘故。一旦遇到了刺激,像中国人那样迅速地组织起来,像中国人那样具有忍耐力,中国人什么都能做到。”
就在刘航尧学成归国前夕,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个国家纷纷组建航空队。美国驻中国大使提议:“应网罗中国优秀的青年人,为他们提供学习航空的机会。这一行的关键就是时间,而美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训练方法,把这些东西教授给他们,日后他们定能成为中国的航空栋梁。”经过各方努力,此提议得到落实,最终有8名中国年轻的理工类大学生成为首批美国航空夏令营学员。刘航尧就是其中的翘楚。
飞机停在东八区的时间要比停在西八区的时间早一个小时。
刘航尧等8名中国大学生在美国的航空夏令营中接受培训时,有一位来自德国的技师。他开始也觉得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学生来自亚洲当然就是睡大雄起。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中国人虽然没有欧洲人那样高大健壮,但这8个中国学生却和他以前见过的所有亚洲人都完全不一样:他们头脑清楚,手脚麻利,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聪明过人且坚强勇敢。当知道这些来自中国的大学生以后还要被培
训为航空驾驶人员时,这个德国的技师非常吃惊,他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看法。
时间又过了12年。1937年7月,“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国空军宣布对日作战,中国的空军和日本空军在长衡上空和日本周遭海面多次发生激烈空战。这些英雄的中国飞行员多是没有受过多少正规航空训练的国民革命军空军精英。其中的一位,就是刘航尧。
1939年,英国的“伦敦报纸”发表了有关中国空军的诸多报道,其中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在战斗时,中国飞行员所表现的勇敢和熟练,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他们毫不畏惧,在敌机群的包围之中直冲上去和日本战机拼命,以至于一些日本飞行员都被中国战机上的空对空发射的炮火烧死。而中国的飞行员却没有损失一柄枪和一条命。”
但是,中国空军中只有10名勇士成功地杀出重围,其他的英豪不是被日本人击落就是被自己的基地击毁。这10个人当中,包括刘先生。
当时,刘先生开着一架P-40型飞机,在日本人上空冲杀两圈后,他发现有一个日军的零式机在身边盘旋。刘先生猛按机关枪的发火钮,但枪竟没有反应。急切之中,他一把抓过机上的轻机枪,竟发现这架轻机枪是实弹的!他一把抓起一梭子子弹,准备和日本人决一死战。
子弹打完,刘航尧把机上的炸弹全都扔下,准备最后和日本人拼零件。可刚做完这些,他的P-40型飞机的右机翼竟被日本人击中。刘航尧只好迫降在海里。他在海浪里漂了3个小时,好不容易被中国海上的一条小轮船发现。从此,他“一去经年”,音讯全无。
因为当日被营救人员发现时,刘航尧已经处于半昏迷的状态,所以他没有谈及自己被迫降海后的遭遇。大家只知道他在日本当了几年囚徒后,终于得以逃脱,辗转回到了祖国。此后不久,他就和宋美龄、陈纳德等人一起创办了中国空军美国培训中心。在中心,刘航尧受聘担任飞机教官,培养了许多中国的优秀空军人才。但此后,他就如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