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如何申请海外博士?
作为一个成功拿到香港科技大学PhD offer的“失败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失败者”这个词可能有点刺眼,但我还是决定这么称呼自己,因为我个人认为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申请phd的路上的追梦人而已,没有比其他人更强,也没有比其他人更弱,我只是在为自己梦想的学术道路努力一把,结果未必如人意,但是过程必然精彩。 先po一下offer~ 我本硕都是双非(一个连211都不是的末流学校),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硕士专业生物信息学。 申请的项目是香港科大人命科学系的phd,两个项目一共收到了五份offer,还有两份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offer没有交留位费。因为科大的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院是在一起的,而我的导师正好在医学院里而不是在生命科学院里(虽然都是做生物方向的科研)所以需要多交一笔医学院的学费,大概多交4500hkd左右吧,因为我是春季入学所以要交两次学费。
下面详细说说申请的整个过程~ 大约从大三的时候就有出国的想法了,因为自身条件不是特别优秀(尤其是本科学校)所以一开始的目标就定得比较务实——只考虑HK和NTU/NUS这样的地方。后来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又加入了GRE和托福的考试。 大四的时候如愿拿到了不错的GRE和托福成绩然后开始选校选专业,因为不想读研期间再考G所以没有选择master,而是直接申请的PHD,由于对科研一窍不通所以最开始不了解PhD到底是什么,只是单纯的觉得能出国读个PhD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最初选校的时候没有犹豫太多就选了几个自己中意的学校和专业的PhD program。当然最后收到offer的时候也是无比惊喜的~ 准备材料-3月底到4月初 这一部分主要是申请材料的准备,每个学校的申请材料都有区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谈一下材料的问题。
因为申请的是PhD所以除了CV等个别专业之外一般不需要提供PS,而且如果申请工科的话一般也不要求PS,港新地区大部分学校是不强制提交PS的,但欧洲和北美很多学校都要求PS。
如果有申请欧美PhD打算的同学建议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准备PS,一篇好的PS绝对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如果没有好的PS也不要气馁,只要其他材料和申请目标院校的专业一致并且有竞争力同样有机会拿到offer。
材料包括: 中英文成绩单(盖公章) 中英文毕业证学位证(盖公章) GRE/托福/雅思成绩 两封推荐信(同专业的老师,实习中的领导均可) 个人陈述(如有) CV(如有) 奖状证书(如有) 研究计划(如申PhD必填) 导师邮件(如申PhD必填) 所有材料扫描成PDF放在一个文件夹里。
研究计划和导师邮件可等到申请了学校之后再着手准备,其余的材料最好在年初就准备好,早点定下目标院校,早些和老师联系保证材料到位。 申请季—5月到6月 这时候各个院校的申请通道已经开放了,根据目标地区的不同提前规划申请批次。
以港新为例,一般分春秋两季申请,春秋季分别只有两轮申请,越早越好! 因为不知道是否的申请能否拿到offer,所以能赶早别赶晚。 以我为例,本来计划是秋申请的,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没来得及赶第一轮(真的是很遗憾),所以在第二轮的时候才把材料发给学校,不过幸好最后还是拿到了offer~ 不要担心自己条件不够而不敢申请好学校,只要你其他的材料足够过硬同样是有机会拿offer的,所以放平心态,你是最棒的!
等待offer—7月起 该来的总会来,只要你准备的充分,offer肯定会来,只是迟或早的问题。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可以尝试着投投简历,看看能不能找到喜欢的工作,这样将来毕业了也不愁找工作。如果你很幸运地在年前拿到了满意的offer就可以安心过春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