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学博士好就业吗?
个人情况: 内地二本本科毕业,毕业后进入国内一家国企工作(非法务);工作一年后辞职赴港,同时报名参加次年春季和秋季的JD入学考试。
春季班14/15人,秋季班23/24人。两个班级一共37位同学,除1-2个是研究生毕业外,其余都是本科毕业,大陆院校包括人大、复旦、武大、南师大等985高校,台湾一所大学,日本一所大学及英国约克大学等。
香港几所大学中,中大的法学院最大,有几百人的规模,其次是港大、城大和理大。各大学的法学院设置基本一样,由法律学院(本科教学)和法律学院院部(研究生教学)两部分构成。
在港读书期间,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以及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的留学生,大家性格背景各异,但都怀着对法律的同样的热爱聚集在一起。
虽然大家学的是不同的法律体系,但在港八年,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看到了世界不同法系的优势和特点,也明白了各国法律人在各自不同的法律体系下所遭受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
除了几个留学生以外,其他的同学都是内地毕业生,大家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在交流时有一种特别的归属感。
现在同学们已经散落在世界各地,有的回国工作,有的留在国外,有的从事法律工作,有的则改变了自己从事律师这一行当的职业规划。不过大家都依然保持着联系,每年会聚一两次。
就业方面: 除了几个留学生完成学业后返回了本国发展之外,其他的学生全部留在了香港从事法律职业。其中有人选择做非诉,有人选择做诉讼,还有的人走上了公司法务或者律师助理等岗位。
我个人觉得在港读JD最大的收获除了开阔的眼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外,就是使我进一步认识自己,从而确定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因为最初选择读JD是因为对英美普通法的迷醉和对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向往,但是在港八年,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作为一名执业律师,而更适合做一名公司法务或律政司类的公务员。在港读完JD之后,我回到了内地,进入了一家央企做法务,在工作期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如今离开港八年了,在香港的这段经历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不仅使我的英文和政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在心理上接受了任何外界的事物都不可能完全如我所愿的现实。
虽然我并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留在香港或者海外继续深造,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我知道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中有法,哪里都可以是“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