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为什么要吸收移民?
在2004年到2014年间,爱尔兰移民局共向来自世界各地的4.6万人签发家庭团聚签证。这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要知道,爱尔兰人口只有约50万,而且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公民都是纯血统的爱尔兰人——也就是说,外国人只有不到1%的机会和爱尔兰人一起生活在这个岛国上。 那么这些获得居留权的人去哪里了呢?答案很简单,去英国了。
早在中世纪时期,英国人就开始大量迁居爱尔兰;而到了近代,又有很多爱尔兰人前往英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随着经济的衰退、失业率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英国前往其他欧洲国家谋生。
这个时候,爱尔兰移民局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自2004年启动积分制移民政策以来,只要申请人的收入达到一定标准且雅思成绩为4个6分(即A类),他们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家人移民爱尔兰并享受当地的福利待遇。 除了吸引有能力并为爱尔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外籍人士外,这个计划还为离异或丧偶者、经济困难者和单身人士提供了一条移民爱琴海的途径。 当然,要想成功移民爱尔兰,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并且无犯罪记录。
另外,为了便于管理,外国人被限制只能在都柏林及莱恩利定居。虽然这对移民者来说确实有些不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都柏林是爱尔兰的首都,所以这里的生活设施完善,各类服务齐全,且拥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很好的保障。
从历史上看,爱尔兰曾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历史上长期的大饥荒和英国殖民统治迫使爱尔兰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去海外谋生,这使得爱尔兰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国家。近几十年来,随着爱尔兰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爱尔兰政府在改善国内环境方面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吸引海外的侨民回归。而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移民不仅数量少,而且对爱尔兰的潜在威胁也微乎其微。这种现实和国际移民形势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爱尔兰政府的移民政策逐渐放宽。
其次,爱尔兰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和低失业率使移民能够顺利地进入爱尔兰社会的各个行业,而无须与当地人抢饭吃,这一点在近年来的爱尔兰非常少见。尤其是服务业和建筑业成为吸纳非欧盟国家移民的主力军,这不仅缓解了爱尔兰劳动力的短缺,而且有利于保持低失业率。
再次,爱尔兰政府为树立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形象,改善爱尔兰在世界上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也逐渐接受了多元文化的观念,从而对移民采取了宽容和积极接纳的态度。
最后,非欧盟移民的增加和种族问题在爱尔兰还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还没有对社会的安定构成现实威胁,这就为爱尔兰政府继续执行宽松的移民政策提供了现实基础。而爱尔兰政府在文化上所给予的高度自主权使移民没有受到压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