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校怎么读?

韦晗宇韦晗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京有个叫“正乙祠”的道教庙宇,据说这个名称的来由和《道乡》这本书有关! 明永乐年间,太监王振把持朝政,权倾一时。这位阉党头子非常崇信道教,他利用权力,大肆为自己修建宫观,在各地广养道士,并以各种名义给道士封赏、赐钱。当时有位著名的道士,名叫蒋守仁(字尚礼),入京后受到王振的热烈招待,并亲自为他沐浴更衣,赐予法号,将其留居在内府授以法职。王振还命人编撰《道乡集》,收集全国各地有关道教的资料汇编成书供他参阅。此书共有36卷,现仍存于世。

不过这书的题目可没这么文雅,原名叫《敕建洪济宫记》。“洪济宫”就是今天的北京白云观。“道乡”指的是北京。为什么要把地名放书里当名字呢?这是因为,在当时,地方官修筑城池都要祭祀当地出现的神仙,然后才有资格上报朝廷为该地立碑。据史书记载,明代北京地区所祭的神祇中,“四夷藩国及山海川泽之神,凡三十五所”,而“首祀之处,惟白峰一巅而已”。这白峰就是今天的白云观所在之地。因为这里被尊为首都的“第一福地”,又因“其上有日光三圣之殿,殿后有一座白光洞,内有白玉床,传说王母常居在此”,所以又被称作“白云洞”。

郝伟萍郝伟萍优质答主

本人,男,1987年入学道学班(现在改名了) ,2004年毕业于武汉信息管理大学计算机系,现定居于北京。 现在还记得当时在武大的那个宿舍楼里,我们一个宿舍6个人天天晚上听《大道》、《老子》和《庄子》的录音带,也记得自己当年抄写的道德经(手抄本至今还留着,有收藏的价值) 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博微信什么的,每天就是写日记,看一些书刊杂志。

我记得大二时候,我写了一篇小说发表在《大学生文学世界》上(这本杂志已经停刊了,因为文学水平实在一般)那时候觉得写作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些历史、哲学类书籍来看,所以我的知识面还是很宽泛的 (虽然很多都忘了) 因为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自然对编程很感兴趣,大一学的c语言和大二学的c++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是能看出来程序的问题的,如果哪一天我能用代码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算是一种成功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