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本包括什么?
作为一个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老大叔,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感触的。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一所学校的办学成本主要包括人员(教职工)工资、教育教学经费、基础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费、校园占地费和基本建设投入产生的利息五大部分。 下面简单聊聊这几项内容: 一、人员工资 因为不了解题主所指的学校是小学还是中学还是大学,所以这里以大学为例简单算一笔账。假设一所学校占地面积500亩(也就是33.3万平方米),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一万多人。教职工和教学科研人员2000人左右。这样,每个教职工的年均工作量就可以估算出来了(注意这些数字都是大概的数字,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而已): 每年人均经费=(1+20%)^4-1=6.89万元; 那么,一年的教职工经费支出总额就是:6.89*2000=1378万元。 这笔费用其实是非常大的,尤其对于民办院校来说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因为教师工资水平一般与公办院校差不多甚至还要高一些,加上福利费和社保等附加支出就更多了。 所以,如果说办一所学校最难的地方在哪里话,那应该就是做好财务预算并且严格按预算执行了,否则出现财务漏洞的话,学校是很难弥补的。
二、教育教学经费 这是指用于保证正常教学活动开展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学生上课的教材、讲义、试卷、题库建设,实验实习教学材料购买,校内专业课程讲授(助教),课外学术活动指导,实验室开放和管理,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生成绩考核,论文答辩,就业指导,以及学校为了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须配备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购置、调试与维修等方面的费用。 其实,以上很多项目的经费都是由教务处(或教学部)统筹管理的,所以我在这里把这部分经费单独列出。如果在学校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学校除了日常的教学外,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可能就是各种检查、考试、评比和一些学生活动了。 因为这些项目往往缺乏刚性需求而且难以计量,所以常常成为校领导批评财务处乱花钱的发散口。作为财务人,其实也很委屈啊!
三、基础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费 这个好理解吧。 学校的基础设施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另一块是大型仪器设备。
现在新建学校都很重视信息化,所以这一块的花费往往不小。至于已经建成的老校区的改造则主要花费在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更新上了。 设备支出主要是设备的购建和运转维护。目前高等教育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因而设备支出大多采用采购二手设备的方式,这样就产生了设备的运转和维护费用。
四、校园占地费 我之所以把这个列入办学成本是因为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扩张,或者说是买地盖房子。这对于资金的额度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如果说前三大项的支出还有办法通过压缩来节省资金的话,那么这一项基本上是没有节流的可能了。
五、基本建设投入产生的利息 这个我也不好具体算,反正就是盖个教学楼、图书馆之类的,然后产生贷款利息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