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有超心理学吗?
先亮身份,我是学心理学的,但是不是研究生! 心理学这个门类下其实有很多具体的研究方向。比如普通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医学家等等。每个研究方向的学者,都可以在具体领域内继续探索下去并做出成果。
所以,我理解你的纠结所在——不知道选择哪个研究方向,或者该研究方向下的哪些课题能真正对现实生活有帮助。 我个人觉得,心理学作为一门与人文社科基础学科密切相连的边缘性科学,其价值并不能单纯用金钱来衡量(即使现在心理学经费充足的地方也依然很难将价值直接量化)。如果非要计算其效益的话,我想应该是从两个层面计算的:
1、个体收益;2、社会收益。 个体方面的收益好理解,比如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间接或直接产生的经济收益。社会层面的收益就比较复杂了,它可以是因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引起的社会问题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也可以是因为个体获得的利益而产生的社会效益。 举例来说,你做了一个关于“自杀”的研究,发现了导致自杀行为的因素之一是孤独,进而你推出了预防自杀的措施从而减少了某地的自杀率,那么可以说你这个研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你可能会说,既然做了研究就要发表文章,而文章要发表就得提交基金项目证明以说明资金用途。这时,如果你因为做实验花掉了所有的经费,甚至需要自费去完成研究,那么你可以申请报销一部分费用。但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所花的经费必须是科研所需的;
2、经费支出的流程符合规定;
3、你有足够的证据(如发票)来支撑你所花费的钱是你进行该项研究所必须的支出。 如果一切顺利,你的研究成果最终发表出来了,并且对你所研究的领域或行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哪怕只是微薄的影响),那么恭喜你,你的研究成功了,你的付出没有被浪费了。相反,如果你的研究失败了,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也不要气馁。至少你在尝试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你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带来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