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数学专业?
“学数学,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个很玄乎的问题。 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为了找个好的工作!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一段李云迪的采访。 李云迪说,他学钢琴并不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是自己非常喜欢钢琴;而学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他自己对数学本身非常感兴趣。
那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科目成绩不好,或者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没有优势,而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呢? 有!但这其实是一种比较被动和无奈的选择。 我们高中有个老师,其貌不扬,身材矮小,但特别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常常把课本倒背如流却从来不做作业。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好,好到出奇,每次考试都是满分(150分制),但因为其他科目太差,总排名经常倒数。他本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分数和名次,自得其乐地沉浸在数学的世界中。
后来这个老师考了师范,成为一名数学老师。现在他的两个女儿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女儿还被保送了研究生。 这个老师其实很有天赋而且很热爱数学,但是他的智商或许不足以支撑他去从事更高深领域的研究;同时因为他的数学底子太好,别人只能望其项背,导致他在其他方面的才华根本无从显现。最后,在普通人当中,他选择了做一位普通的教师,以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从最现实的角度来说,教师这份工作不一定能让他发家致富,但他的两个女儿都在最好的大学里读最好的专业,未来只要他们自己不选择混得很差就好了……至于他个人,我相信他会过得很开心。
那么如果学生本身的智商足够高,且对数学极其感兴趣的话,是不是可以像这位数学老师一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当然可以!比如我国近代的几位数学大家:华罗庚、陈景润、丘成桐,还有美国的阿兰·图灵等,都是典型的高智商又爱数学的个例。他们本来可以在其他更多领域大放异彩,但最终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兴趣使得他们在数学领域做到了其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这只是特例。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学数学究竟能做什么? 也许只有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学校的一个冷门专业,才能离数学本身的梦想近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