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设立专业依据什么?

裴胜男裴胜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本科教育阶段,专业的设立,主要依据学科分类体系,和培养人才的属性两个标准来划分。研究生阶段,专业的设立,除了上述2个标准外,还应该考虑交叉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布局需要。 接下来简单谈一下具体的原因。

第一、因为学科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对象,因此作为阶段性的总结——本科教育的结束,就应该由一个明确的专业划分来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人只要选择了任何一个专业,就基本上可以预测其在学术上可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当然,实际上肯定会有偏差)。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基石。

第二、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由于受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其教育质量必然存在差异(即使学生不受师资影响,相同专业的学生由于选择院校的决策因素,也会使学校间学生的水平略有差别)。为了便于学生选择院校,同时也为各院校之间的质量比较提供基础,专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

第三、国家设立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了解社会需求是什么,是很重要的。但是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又决定了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才。在考虑社会需求时,可以考虑的社会要素包括:就业情况、薪酬水平、职业声望等。但是由于这些要素的综合性,使得它们很难直接用做划分专业的标准。

因此在考虑社会需求的时候,往往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以就业为例,就可以分成升学和就业两大类。以升学为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保研、考研、留学、就业等小类。每类下面再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这样既可以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又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的要求。

曲炳志曲炳志优质答主

专业设置和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标志之一。教育部及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在每个本科专业建设的初期都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在师资、教学大纲、教材、管理制度、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给以确定的建设,使这些专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比较稳定的发展。同时,教育部还组织这些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教学研究,制定教学规范,对教学进行评价和指导,并通过召开年会、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工作,从而使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和教学基本条件方面得到不断完善,得到相应的提高。

因此,经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本科专业是合格专业,一个学校要设立哪一类专业,须在此专业范围内选择,并经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后才能设置和招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