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大学是中国大学吗?
“国立”不是一个现代概念,而是民国时期的官话。清末和北洋时期建立的大学很多叫“国立XX大学”,比如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的国立大学也大多如此命名(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接管了国立北京朝阳大学,改名为国立北平大学),这些学校基本延续了旧称。 到了人民共和国时期,大部分“国立”院校(除了极少数如国关学院)都改成了地方建制(当然名称变了,校址不变),比如国立山东大学改为山东山东大学;不过,当时的国立大学都是全国重点高校,实力强劲。
70年代末期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扶持一些重点大学的发展,当时条件有限,只好先用“全国名校”的旧帽子先顶着。所以78级恢复了高考后,上大学的首选是名牌大学,而所谓名牌大学里大部分又都是老牌的“国立”名校! 所以“国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意思(尽管这也有部分含义在内),更象征着一个时代高等教育的风貌——统一、权威、强盛和蓬勃。
现在呢?时移世易,那些老牌的“国立”名校早已不是全国重点,甚至不是所在地区的龙头老大。有些学校虽然复归“国立”之名,但综合实力早已不能和当年相提并论。
不过,无论怎样,“国立”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巅峰,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