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对外国留学生那么优待?
因为中国需要外币,而外国需要劳动力…… 你品,你细品,这话是不是很熟悉。对,就和我们引进外资、引进设备、引进技术时说的那套话一个理儿——我们给你提供最优越的科研环境(交完学费还能剩不少钱),我们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术资源(清华、北大也不是吹的),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人才(特别是非洲黑兄弟)来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说点不客气的,就是国外那些臭老九也没少拿我国当提款机。 当然,大家互相有需求,这点好处不算什么,关键是我们还真的把很多人才留住了,比如两弹元勋,比如青蒿素发明者,再比如最近特别火的姚建宗教授(虽然这人好像并不怎么受待见,但是他在金融数学领域确实造诣很深,他留下的论文在金融数学领域的参考价值非常高)。
这些人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有的是用金钱衡量的(两弹元勋),有的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姚建宗教授)。 然而,即便是有如此多的成就,即便他们曾经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也依然被扣上了“剥削”的帽子:两弹元勋的工资居然和影视明星相差不多,简直浪费了国家资源!姚建宗教授更过分,据说年薪高达120万……”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觉得我有点刻薄。但请想一想,如果现在美国邀请您去留学,每年给予您的费用只要500美元(请注意这是人民币不是美金,甚至都没有包括生活费),而且学校里各种待遇跟国际生一样,您愿意去吗?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去的,因为500美元太少了,况且还要自给自足。
但我们为什么又要高看着那些拿着高额奖学金的人呢?因为那些人本来就是自带干粮来的,他们本来就是自费留学生。既然你本来就已经亏了那么多钱,国家再补偿点儿算啥?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在做一件亏本生意,那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人才输出。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越来越不给力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老师越来越水了?为什么我们的科研水平停滞不前了?因为这帮带路党已经把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利益输送出去了。
所以,对于国外人才的优待其实就是在透支本就有限的利益,这种透支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