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金融是什么意思?
MIT的金融硕士项目简称Mfin,在当年还没有设立quantitative finance track的时候叫Mfin(Quantitative)这个项目的核心是数学和计算机。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项目里面有一个class叫做math for fin,会教一些概率与随机过程,C++之类的课程 之后进入项目学习,MFin一共有四个track,分别是corporate finance (CF), risk(RF), quant (QF) 和 investment management(IM). Qf和rf两个track在16年之前是放在一起上课的,之后被分开了。 Quant track主要学量化投资,risk track主要是学风险控制的方法论和模型。 CF track和IM track主要学公司理财和投资组合管理的相关内容。 这几个track虽然都叫Mfin,但是学习内容上有很大区别,比如我的同学中有很多人原本都是学CS的,他们选择了Quant Track,在第二年就会学很多编程的内容,而其他几个track的人几乎不会碰任何代码。 从项目的总体氛围来说,MIT MFIN给人的感觉是最像中国的大学。因为中国人最多,而且大家都很聪明又很内卷,你总能碰到天天早起去占座,然后每天都学到凌晨的同学。
因为美国本科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的专业划分,所以很多美国人来读Mfin的目的就是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比如说CF, IM或者QF。而中国人一来美国就选择读金工,本身就带有很明确的专业目的-找工作。所以中国同学之间总是流传着谁找到了什么大厂的实习,谁又拿到了什么bank的offer,谁在秋招拿了哪些offer之类的信息。整个项目充斥着就业的压力,对于不想留美工作的同学来说,这种压力会小一点。但是如果想申请到top学校的PHD,同样需要看就业市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