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人在哪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列强加紧了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1876年英国占领新西兰。19世纪末,新西兰出现了第一批华人,他们大都是从中国广东省乘船来的矿工。1908年第一位华人国会议员沈尔康诞生。1949年1月29日,新西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众多华人在此期间移民至新西兰。现如今,新西兰华人遍及全国各地。
奥克兰——最大的华人聚居地
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城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奥克兰有着“亚洲街”的美誉,在奥克兰市中心的亚洲集市,汇集了日本、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的工艺品、美食,琳琅满目,颇具特色。在奥克兰市中心散步,不时会遇到操着纯正普通话的行人,询问后才知道,这是一座拥有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在这座港口城市中,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是华人,他们大多是来自中国的闽南人。
奥克兰是各国移民的首选,在这里,不论是去中国城淘宝,还是参加当地的中国春晚,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滋味”。在这里,不论是中餐西吃,还是中西混搭,应有尽有。更少不了每年一度的“中澳商品洽谈会”,让华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基督城——古老的华人家园
距奥克兰约半个中国之遥的基督城,有着“智慧之城”的美誉,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漫步在基督城市中心,典雅的英国建筑随处可见。这里华人相对较少,街道显得非常宁静、安详。
说起基督城,人们总会联想到2011年2月发生在当地的7.1级地震。那次强烈地震使基督城大部分建筑破坏不堪,市区有一半以上沦为废墟。但在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地震一年后的重建仪式上,新西兰新任驻华大使吴玉斌表示感谢,“没有中国的支持,我们真的很难在这一地区重建家园。”
虽然华人较少,但这里的中国超市相对规模较大,各类货品比较齐全。超市里,既有中国制造的书籍、动画光碟,也有新西兰制造的水果、蔬菜,甚至奶粉。其中占最大零售比例的则是中国食品,在这里可以买到完整的年夜饭,以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各种礼盒。
汉密尔顿——充满活力的华社
汉密尔顿市是新西兰南岛汉密尔顿区的行政中心,是一个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2016年11月23日,南岛汉密尔顿区发生6.3级地震,汉密尔顿市受到重创。然而,在这个小城中,却彰显着别样的活力。
在市中心的中国城,人们可以在茶楼喝茶看报,也可以随意走进一家中餐馆吃个午餐。中国城门口每到春节都会有舞龙表演,热闹非凡。平时汉密尔顿市民还可以参加中国城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活动、春节活动,在中国城就餐还可享受9折以上的优惠。这里还有着汉密尔顿青年旅舍,为海外游客提供优惠交通、文化导游、英文学习等内容。
在这里,中国对新西兰的蔬菜、水果“零出口”政策得到落实,将汉密尔顿生产的新西兰皇家特别产品推向了中国市场。
尼尔森——古老贸易港
从基督城前行约100公里,便来到历史上著名的海岸贸易港—尼尔森。在这里华人较少,在中餐馆用餐,可以品尝到纯正的粤菜、川菜、杭帮菜和家常味道。平日里只能在超市买到一些中国泡菜,偶尔在餐馆才能吃得上一顿中餐。
这里华人较少,但在语言方面却很是讲究。无论是政府职员还是商店老板,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这里更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挪威和东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