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吗?
交叉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吗?这是当前语言学研究中的两个概念。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从当前的语言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交叉语学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语。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一些外语专业,如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外语课堂外,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习的往往是英语。而在一些国际性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人们进行交流时,以汉语为媒介的并不多,英语才是通用语。
但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语”。而少儿或成人进行外语学习时,往往是学习某一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语”,同时又在进行另一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语”(即外语)的学习,而二者之间却很少见有明显的互相促进与转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叉语”(英语+日语,英语+韩语,英语+法语,英语+德语,汉语+英语,汉语+日语,汉语+韩语,汉语+法语,汉语+德语,日语+韩语,日语+法语,日语+德语,韩语+法语,韩语+德语)学习就出现了。毫无疑问,“交叉语”的学习在少儿乃至成人中势必会蔚然成风。那么,“交叉语”究竟包括哪些呢?怎样才算真正的“交叉语”?
根据教学实践,汉语与英语的交叉学习、英语与日语的交叉学习以及英语与韩语的交叉学习都可称为“交叉语”。
汉语与英语的交叉学习,即在学英语的同时,进行汉语的学习,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中英文双重刺激的同时进行教学。它是一种超越了一般双语教学的计划与措施,具有更高的综合性和更大的难度。
进行这种交叉学习时,一方面必须注重英语水平的渐进性提高。例如,当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未达到2000时,严禁学生自学中文;当学生可以阅读简单的英文书报时,可以适度进行中文自学,但总词汇量不得超过20个。
另一方面必须注意汉语水平的适度提高。例如,当学生理解中文大意比较困难时,可以适当放慢英语阅读的速度;当学生逐渐理解中文大意后,就要适当提高英语阅读速度。
英语与日语的交叉学习,日语(日本语)又称芝(じみ)、和平(へいわ)、金(きん)、物(もち)、言(こと)、句(く)、文字(ほんじ)、令(れい)。
日语与汉语在语音、文字、语法和语汇诸方面均有联系。
从语音看,汉语音韵有平、上、去、入四声,日语也有四声,即:阴阳上去人。中国四声与日语四声基本对应:阳平/や(行)、上声/ょ(行)、去声/か(行)、入声/が(行)。
汉字的形、音、义与日语相近,大多数日汉字是汉语的借字,有一部分是源于汉语的假借,还有一部分是按汉语字形的日本造字。
从词类看,汉语为汉语,日语为日语,彼此大致对应: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然而,二者又在总体上呈对应关系,主要词类有:
(1)名词:日本语(にほんご)/汉语の(の)形容词:好(す)く/悪(わ)い副词:ずそ/です形动词:食(た)べ/食(し)べる(2)汉语的某些实词在日语中往往充当各种各样的状语,如:好(す)きです/喜(よ)し/美(うつつ)/惯(うん)わない;某些日语的实词在汉语中只作名词,如:人(ひと)/颜(がお)/衣(い)/服(ふく)/行(ゆ)/为(えあ)/态(どう)
在学习方法上,日语的入门比较容易,词汇和语法都比较简单,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主-宾-谓), 适合初学者学习。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大量的惯用语(俗成句子),含义复杂,不易理解,同时还有大量的敬语,需熟练掌握。所以,对汉语能力较高的学习者(大学文凭以上),不宜选择学日语作为第二语言。
英语与韩语的交叉学习,韩语(한어):(1)音韵。有4个声调,与《切韵》四声之平、上、去、入相当。其发声方法与汉语完全不同,无双唇音、唇齿音、舌边音,清唇音和塞唇音。(2)词汇。同汉语相比较,其同义词多,组成词库,其外部词义关系,以中性关系居多,表示同一概念时,其内部关系有的以包容关系为主,有的以组合关系为主。英语以拉丁语为基础,拉丁语是以口语为基础,以分析为基础的,比较严格的形合交际语言,它与意大利、法语和西班牙语均属同一语系。而韩语是以复合为主要结构形式,以综合方式表达思想的,它与汉语和日语属同一语系。所以,在英语和韩语交叉学习中,二者一定要分清关系,分清主从,否则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与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