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证需要行程吗?
从96年到21年,我和老婆已经一起去了美国22次。从最初的普通旅游探亲到后面办理的美国投资移民,我们在美期间就住在洛杉矶的一个华人聚居的小镇上。因为平常和周围邻居的关系不错,镇上的华人都知道我和老婆在洛杉矶。前年的时候,有几个刚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孩子在镇上的华人超市遇到了一件怪事。
2018年的时候,当时还在读初中的小明(化名)和几个来自大陆的老乡一起移民到了洛杉矶,父母在当地经营一家超市。小明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来到美国之后非常喜欢和镇上的其他孩子一起玩,美国孩子喜欢的各种运动他也都颇有兴趣。镇上的华人习惯会每个月送一封家长信到学校,在信中家长应该详细描述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以及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信中的部分内容会读给你们听。在信中,父亲这样写道,“前段时间学校和附近的几所小学举办了一次长跑比赛,学校要求同学们穿运动鞋。但是我们买的新运动鞋还没到,小明只好无奈地穿着一双皮鞋去参加比赛。比赛当天,他穿着皮鞋,磨破了很多双脚,但依然咬牙坚持跑完了全程,获得了年级第三的成绩。 ”但是就在信写完寄出去没多久,学校的体育老师就找上了门。
原来,那次长跑比赛是在学校操场的环形长跑道上进行的,所以无论是参赛还是观赛,所有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赛道上的情况。但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喊,“快看,那是谁啊?”大家顺着声音看过去,跑道另一个方向的老乡小华正在轻松地跑在前头,而小华此时就穿着一双非常专业的运动鞋,鞋面上甚至都有气孔。这运动鞋确实是小华的父亲给买的新鞋,一双比赛专用鞋,但是小华的父亲却写道,“我买这鞋的时候也没注意到品牌,没想到竟是‘抄袭’的,这鞋看上去和小明的皮鞋像是一个工厂做出来的。”当时,学校还专门就此事召开了家长会,小华的父亲也当众向小明的父亲致歉。
再回头看我在开头讲的美国孩子的“攀比”,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攀比”其实和国内青少年的一些“攀比”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至于如何“不让攀比生负面效果”,我个人觉得家长和老师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则要让孩子知道如何“适度”、“适时”地“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