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名字是姓在前还是名字在前?
我们在德国生活中,总能听说德国家庭、朋友名字,想知道它们是如何排列么?想知道些什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德国人的名字是咋排的。
德国人的名字排列
德国人的名字是比较讲究的。一般地,他们的名字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名(Vorname)、中间名(Mittleername)和姓(Namen)”。其中,“名”一般是男性的第二个儿子随父姓,女性的孩子随母姓。“中间名”,一般都是耶稣基督和神圣的名字,是人们出生后就赐予的。如亚历山大(Sander)、克里斯托弗(Christoph)等等。而有些人的中间名是“Hanno”,其实,“Hanno”是名字,不是耶稣的名字,它是外来语,意思是“优雅、高尚”。
德国人的姓,一般源于职业、地域或身份。如:Hoffmann(酿酒人)、Henschel(发动机匠)、Wagner(马车匠)、Zimmerman(木匠)、Vogel(猎鸟者,意为“飞鸟”)、Groh(粗鲁的);德国人对姓比较看重,一般不冠以“ von”(来自…的)前缀。
为什么德国小孩不怕生?
关于德国小孩为什么不怕生,我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跟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自信”有关。有些孩子或许是因为遗传,对啥都充满希望和自信,这样的人到哪都不怕生,从骨子里就认为天下人都是好人,都该对他微笑,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
2、跟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有关。有些家庭教育比较开明,从小就对小孩进行“人与人的友善”教育,甚至还进行“伪装”训练,在公园里见到陌生的小朋友,家里就下达命令,你必须装得很熟络的样子,要和人家玩十分钟。小孩呢,见到陌生人有的会拘谨、害羞,有的则非常开朗、活泼,但不少小孩也会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情不自禁地跑到人家面前,大声地说:“你好!我认识你!你跟我一个幼儿园。”这时,说不定双方的家长会心一笑,然后相视而坐,喝点矿泉水,抽根烟;如果有小朋友碰到一起玩玩,更开心了,家长们则在旁边看着,或坐到一起聊天,或单独散散步,完全把小孩抛到了脑后,让他们自由“组合”。而有的幼儿园会比较训导,小孩到外面见到陌生人,必须喊“阿姨好”,见到“大人”怎么办?先让喊“叔叔好”,如果不能适应,那就喊“同志好”;如果小朋友碰面了,就要让他们“自我介绍”,要说说自己叫什么,几岁,住在哪,有什么爱好等等,甚至还会进行“角色扮演”,由一个小朋友扮演“商店老板”,另外一个则扮演“顾客”,并规定一些“商品”,要“顾客”如实说出这些“商品”的价钱,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是“陌生人”,小孩往往“毛遂自荐”,把自己熟知的东西回答出来,但出丑的事情也会常常发生,答得驴唇不对马嘴,惹得大家前仰后合,开怀大笑。
3、跟所处的环境有关。就像人在农村见到农民,走在城市见到交警,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如果是一个人在城市逛,不知底细的情况下,见到谁都不会很自然,甚至会吓得发抖,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