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香港读的本科, 港前四所都上过,对这个问题还是有资格回答的。 首先,港大,中大的商科都是出了名的难申请和难毕业,虽然学校排名高,但是给大陆学生的配额一般不多,而且条件都很苛刻(比城大和大坡大学要苛刻很多)。

本人在香港读的本科, 港前四所都上过,对这个问题还是有资格回答的。 首先,港大,中大的商科都是出了名的难申请和难毕业,虽然学校排名高,但是给大陆学生的配额一般不多,而且条件都很苛刻(比城大和大坡大学要苛刻很多)。
我18年12月考的六级,452低分飘过~ 之前一直准备托福,六级是临考前两个星期看的作文和听力,裸考420+(其实已经忘记具体分数了QAQ不过肯定是没过) 然后今年2月报名了香港中文大学 MA in Glob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生课程,需要申请人的英语能力证明。
理工大在工科上的实力,尤其是一些理科专业,比港科大要强不少(特别是纳米技术、通信)。 但要说世界级水平,肯定没到,和清北差距还是有的,跟中上985差不多吧;但是比起国内其他双一流大学,理工大的优势学科还是明显领先的,至少在中高端人才上的吸引力是如此。
我是深圳出入境管理局的,一般这种情况我们建议看的证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凭证》(俗称“小黄本”),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大白本”“黑本子”的造假都很容易辨认。
1、学费 一般授课型硕士的学费为10万左右港币(9万-12万不等,具体视专业而定);研究型硕士学费一般为7万元港币左右。当然也有特别昂贵的课程,比如港大和法律学院的硕士学费均为14万块港币每年; 除了学费之外,你需要支付住宿费、生活费及其他杂费。
在offer收到之后,学校会发给新生一个email,里面会有详细的缴学费的链接和说明。 理工大的学费分两年付清,第一年付一半,第二年付剩下的一半。 注:学费是按入学当年人民币兑港元汇率计算举例:假如去年(2018年)5月收到Offer,到明年(2019年)5月份需付完全部学费。
我2015年入学港大,2018年毕业。 在这之前我对这所学校了解不多,只知道是一所很牛的顶尖学校(与A-level课程打交道的原因);在这之后因为对母校的认同感而开始关注这所大学,看到各种关于大学的纪录片和报道、听到身边的人提到港大的种种(好的坏的各种)。
首先声明,城大法律不是很好的选择。 我是2013年申请的港校,那时还可以同时申请城大和中大(其实至今都可以)。当时在城大和中大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出于对英语要求的考虑选择了城大,因为中大的英语专业要求托福成绩是105+,而城大只需要100分。
已经收到offer! 1.29晚8点45分,打开邮箱看到港大发来的邮件,offer在途中啦~ 3.1中午收到快递,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 来港大读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啦,开心心~从10月份申请到现在,心情跟坐过山车一样哈哈哈哈,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准备开学的事宜了~因为本人是内地生,
本人港校硕士毕业,来答一下这个题目。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三月申请当然有机会!不过,有没有机会上岸、上哪个项目的岸,就要看你的条件了! 我们都知道,在申请港校的时候,是实行的“分轮次”申请制度。也就是说,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申请时间和轮次。
港大本科商业及金融相关学科在授课型硕士招生上比较偏好985/211,均分86+的学生。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例如本人非985/211,均分至83+,GMAT700+,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五年),且是在清北人大复旦交大中大的商科学生里比较优秀的,也被录取了。所以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1. 申请时间:2023fall 本科申请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5日, 研究生申请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19日; 注:香港各大学的本科专业大部分是没有设置具体分轮申请的,也就是没有所谓的“第一轮”、“第二轮”等说法(与内地高考类似),一般只要申请者符合学校的入学要求并按时递交完整的申请材料,
1. 香港科技大学没有所谓的“商学院”,所谓“商学院”实际上就是三个学系:经济金融、工商管理和会计。其中,经济金融和工商管理的本科学生毕业获取的是理学学士学位(一般需要修读一定学分才能毕业),而会计学则是获准可以授予博士,但因为科大开设的会计 PhD 基本上没几个外国人读,
先说说推研信,一般由导师本人发,因为香港的大学不像内地大学有保研这回事(虽然据说部分985有保送资格,但名额也非常少)。如果有导师愿意推荐你读研(也就是“收你当徒弟”的意思),他会主动写一份推荐信给你准备申请学校。
是的,城大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位于旺角亚皆老街的港铁太子站附近的老校区,另一个就是位于九龙塘的商业园区的校区了。 两个校区离得不远,坐地铁也就一个站的距离。下面上图,这是新校区(左)和老校区(右)的校门 这是从老校区到新校区的桥!
1.录取人数和分数线 港校一般是申请的人越多,录取的概率越大的(虽然这么说有点道理,但是其实还是跟申请的人水平有关啦)。所以如果中大在省份的录取率是10%的话,那么科大大概会是在本省录取25%的学生。中大的分数一般都是比科大高的,一般高了有30分-40分左右。
首先,我要说我也是IANG持有人,我2015年拿的签证,去年去重新续签,也是被告知要中断4个月才能续签!!!
港大医学院的牙医学院在2011年开始招生,是港大的一个创新,因为之前没有哪个大学会把牙医学作为医学院里的一个分院,而且这么专注投入资源去办学院。
我是2014年在理大读的本科,也是经管学院哒 先说结论,理大的经济在四大名校里是相对最水的... 但水在哪里呢,就是因为它太“实用”了,太“注重与业界联系”了(此处批判一句,因为的确有同学这样吐槽过). 虽然如此,如果你想学实用些的东西,港真,内地很多学校教的知识真的真的相当陈旧,尤其是会计和金融。
作为在港大,中文大,理工大和浸大(本科)都读过的人表示,论综合实力,港大第一;论理工科,科大第一,论文科商科,中大一。 至于浸大,它的优势专业是心理学和建筑,其次是中医,法学也还可以吧。会计方面,个人认为浸大的水准大概就跟内地上个末流211差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比就有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