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两个商学院都上过学的中国人,可以明确告诉你,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商学比牛津大学要好用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lse的商学专业是偏文科性质的,比如学习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这种对学术能力要求高的科目的话,中国学生本来就有优势(毕竟高考都考数学和外语)。

作为一个在两个商学院都上过学的中国人,可以明确告诉你,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商学比牛津大学要好用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lse的商学专业是偏文科性质的,比如学习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这种对学术能力要求高的科目的话,中国学生本来就有优势(毕竟高考都考数学和外语)。
申请香港硕士是需要参加面试的,但是大多数学校和专业是不需要申请人亲自前往香港进行面试的。 一般学校的官网或者邮箱会发布有关面试的通知,如果收到这样的邮件,那就说明申请的结果已经出来,等待学校下一步的安排即可。
你好,我是林德斯特,在新西兰读的研究生,也是题主提到的奥大文科硕士,可以谈谈这个项目的体验 首先,你要确认你申请的是授课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都有不同之处 我所就读的大多数专业都属于商科范畴,所以就以商科的授课型硕士来举例说明吧~以梅西大学的商科为例,
我是2016年在悉尼大学读的MCom,当时学校还没有完全翻新完,但是很多大楼都翻修过了,总体的环境是很好的。因为我是PTE考的相对比较低,所以读的相对就比较累一些。每一周有两门课,一门是必修(80分),另外一门是选修(75分)。
我大概是12.30收到的offer,2月8号面试(也是英国时间) 收到邮件的时候刚好在伦敦,就立刻报了名,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联系我说是电话面试还是skype,我选择了后者,毕竟方便很多。
文科分为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每个门类下又分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再分若干二级学科。
商业硕士是近年来新兴的,以培养商业领域高层次人才为目的而设立的专业。 商业包含的内容很广,因此商学也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市面上常见的商科硕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其核心课程都涵盖于商科的几个主要分支: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国际商务和经济学。
经济类硕士,分为经济学硕士和金融硕士两大领域。 经济学硕士分为理论经济和计量经济两个专业,一般是三年。个别学校设两年制。 金融硕士分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等多个方向,时间一般也是三年。 但是,现在出现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这种项目一般都是一年半到两年,这个根据具体学校的安排而定。
作为在港硕就读了三年的我,真的觉得要努力才能顺利毕业!虽然我读的是授课型硕士,只需要修够一定的学分就能毕业(多数学校和专业是10门必修和选修课程);但是每一堂必修课都是需要考试来评估你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学位,考试结果也是会影响你最后是否能毕业的。 另外每个学校的考核要求也会有点不同。
需要考的,跟国内的考研形式差不多 不过英国的硕士分很多种,有一年制的,有两年制的还有三年制的,而一年制的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难申请的 因为只有1年的时间,所以学校要求申请者拥有本科学位且本科成绩优秀(75分以上) 如果申请者的本科背景一般或是没有背景,又想申请好一点的大学,
在职研究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职申博,一种是免试入学的在职研。 在职博士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申请审核制,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直接申请,部分院校可以先参加课程学习,再参加考试;免 试入学的在职研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是非全日制模式,和全日制一样录取方式,只是授课方式不同(集中授课或者周末),
谢邀! 在欧洲留学一段时间,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确认一点:无论去哪个国家,读哪个学校,只要申请成功了就是值得去的! 因为能成功申到荷兰名校硕士的话,你的背景条件肯定是不差的;那么问题就在于你申到的是U类和H类硕士。
您好,谢邀 韩国的硕士学制一般分为2年(个别学校3年),设置4个学期,每个学期10周左右时间,总共80个学时。部分专业的硕士需要写论文和进行答辩,大部分专业是没有的。 每所大学的课程设置不一样,但是大体上都是包含英语,韩语以及专业课的课程。
我2018年拿到曼大和布大的offer,最后选择了去曼大学习人力资源。 在决定出国前,我也犹豫过,但最后还是决定趁年轻出去闯一闯。 先说结论:建议去!
挪威硕士是没有预科的,申请要求为: 1本科学历(四年制)+雅思6.5/托福90(小分22); 或者大专学历+雅思6.5/托福90 (小分22)+两年以上工作经 以上两种情况满足其中一种即可申请,没有排名限制。 注:需要提供本科所有的学术材料,包括大学四年成绩单、毕业证明及学位认证报告。
1. 英国绝大多数学校和专业都承认我国的高考成绩,而且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只需要你的高考分数就可以申请(比如剑桥)!
没有学士学位,只有硕士学位。 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我国不一样,他们实行的是学分制,修满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一般至少需要30个学分),而学分在美国大学是按柱状图的形式体现的,每个专业的课程都有固定的学分要求(也就是必修的课程数量及对应学分的要求),只要你把必修的科目都学完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相对应的学分,
首先,我们了解到题主是转专业申请美国的CS(计算机)专业。由于美国大部分院校的CS系是分在一个学院下的,比如UIUC的CS就归在工程学院下面,而哥大的CS是在文理学院下面,因此这里按照学校分类来讨论这个问题。 先来说下读几年。 一般情况下,美国读研都是两年。
1,一般来说是1年制 2,你指的是Pre-sessional English语言课和Master of Education(MEd)吧 Pre-sessional英语强化课程(PSE)通常有3个级别的课程,每个级别8周到12周不等,具体要看学校安排。
1. 帝国理工学院位于伦敦,是英国的学术重镇之一。以工科著名的帝国理工在理工科方面的实力绝对没话说(虽然人文社科方面确实一般),因此如果题主打算毕业之后回国工作的话建议选择理工科的硕士专业就读,这样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几率更大些;2. IC的硕士一般分为3个月和9个月的,但是3个月的一般没有入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