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个月底解封吗?
不会,而且可能性还不小。 先说理由:因为现在香港每日新增确诊数都在两位数上升,在10月6日甚至一度达到58例,即便之后连续4天下降,至第9天的23例,但距离清零还是遥遥无期。 而按照现有的入境政策,入境人士都需要隔离21天(首冠病毒)或者14天(变种病毒),并且是在酒店隔离,隔离期间不能自由活动。然而,如果疫情继续恶化下去,政府不可能一直这样耗着。因为对入境人员的隔离措施越严厉,意味着对本地市民的限制就越宽松,反之亦然。
目前,香港已经基本解除所有限制措施,仅余下酒吧等有限制人数的场所还需要遵守相关防疫规定。而一旦本地出现社区传播病例,政府必然重新收紧防疫措施,甚至可能重启强制检测,否则无法解释为何病例持续不断出现又迅速增加。 因为不管如何严格限制,只要有一个感染源头没有控制住,就存在病毒在社区散播的风险。当然,如果政府坚持现有政策不变,风险始终是有,不过是大小的问题罢了——毕竟对于入境人员严格的隔离政策,从时间上来看是可以将病毒阻挡在社区的。 不过,若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的话,问题的本质其实在于是否应该恢复与内地和澳门的通关,以及何时能够恢复。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跨境学童、短期商务出行还是在粤澳两地往返的人员,无一不是来自中低风险地区,且核酸阴性证明不可或缺;同时,这些群体在返回香港后也需要居家或集中隔离14天。换言之,尽管这些人给香港带来了经济的刺激,但是相比起整个社会来说影响有限,甚至是微乎其微了。
那既然如此,在香港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为了经济开放边境是不是就显得非常不合理呢?更何况目前内地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70%,而在香港接种第一针疫苗的人数也已经超过总人口的67%。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一旦有人因为特殊原因感染新冠病毒,只要病情不严重,是否有疫苗抗体或许并不重要,因为病毒很难在其体内存续和传播。只要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感染人员可以被视作“零号病人”而被排除在大范围传染的可能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