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10年级国内几年级?
最近,有位家长朋友和我咨询,他的女儿今年15岁,在澳大利亚念10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中阶段,她想利用寒假回来看望老师,问我能不能参加平日的语文课程。考虑到学生回国时间有限,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收获,我就建议她参加我们文蔚书院的“小古文“课程。没想到,学生初次接触‘小学古文’,便展示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看着她课堂上的精彩回答,就知道孩子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小古文“课程主要学习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寓言、史传说、散文等与初中生学业考试相关的篇目。从教学内容上看,它与初中学生即将学习中古代的文言文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从教学内容形式上看,文章简短,字数较少,词汇量不大,行文简约而韵味十足,读来上口,便于记诵,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感受力、思维发展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我从事教学工作的15年里,从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来看,对“小古文“最有兴趣的是初中学生。他们往往在接触篇章时,就被作者行云流水般的叙事和富有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所深深吸引。他们最喜欢的是《凿壁偷光》、《芒虫献策》、《周处除三害》、《沈括智解圆球》、《王冕好学》、《书戴嵩画牛》等篇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也不时有所发现,如“窃蛋龙”其实是食肉恐龙;“三过门而不入”的“三”其实是“两”之误;“朝饮牛乳,昼食麋鹿”实为“朝蹴田父获禾,暮饮于上”;“煮豆燃豆萁”的诗原出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当学生对相关的诗文掌握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对一些疑难字、词、句以及章法、语言等也掌握了。同时,对进一步学习古代的文言文,自然也就能作很好的过渡。另外,“小古文”的学习还具有开发思维、提升写作能力等特点。学生在掌握“小古文”相关的字词句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翻译、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启发了思维、培创了想象,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与当下初中学生在写学科小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差异是不无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