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为什么陪读?
我小学到高中都在武汉某私立学校上的,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家里人在选择学校上产生了分歧,我爸认为应该考进最好的学校,哪怕分数可能不够;而妈认为学校重要,但是分数更重要,应该尽量争取高分。最后我以低于预分20多分的成绩进了这所学校的重点班。
刚进班级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有些格格不入,他们大部分在六年级的时候就把整本五三做了,而我六年级几乎没刷过多少题,最擅长的语文和英语也总是被老师批评。数学方面虽然老师一直强调我的优势,但我的自感觉却是很差,经常错一道题都要纠结很久。 班主任是教生物的,很负责任,对差生的关注特别多,但是我除了生物之外的其他科目都很差,她也经常找我谈话,让我多做题目。
其实初中时期我一直都是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不怎么和同学交流,也不喜欢出去玩耍,每天就是除了上课、做作业、补习之外的事情基本都不做,生活极其单调。有时候自己也会想,为什么我爸妈没有给我一个好的遗传基因,为什么我的成绩不好,为什么我要那么努力还是没有别人聪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最终都无处可问。
就这样过了初三,到了高一时因为分班,我幸运地进入了重点班,但是学习压力也很大,我每天还是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问题。有一次考试我没带准考证,居然慌里慌张地以为自己是抄了同学的答案,于是傻傻地去和老师说明情况,没想到她不但批评了我一顿还通知了我的父母,那天晚上我妈拿着试卷一边骂我一边掉眼泪,说我怎么这样不聪明,以后怎么办啊!我爸闻讯从外地赶到家里又狠狠地收拾了我一顿。
那次之后我没有辩解也没有哭,只是觉得自己好像一只被打败了的狗,一无是处。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可能确实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不聪明,每次考试要么题目都会做错,要么是做了半天都没有做完,经常被老师叫住罚站或者留堂,我也逐渐变得不敢看老师的眼睛,也不敢和他们多说话,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我是多余的。
高中时,每个星期我可以允许自己休息一天,这一天我常常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于是就在家里看书,看到妈妈下班回家,然后给她做饭。有时她会笑着问我今天学的什么呀,能不能跟她分享一下,我便兴高采烈地拿出书本和她分享,但是她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只说:“不要只埋头读书,也要抬起脑袋看看天空哦”。 我知道她希望我跟其他同学一样有张活泼开朗的脸,而不是整天像丢了魂一样的傻读书。但是我不是那种随便可以改变性格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能开心起来,因为我天生就不太会笑,即便对着镜子练习了很久,但是当我在父母面前露出笑容的时候,他们总说:“你干嘛要假假地笑,到底是真的开心呢还是假的开心呢?” 从那以后,我连假装开心的勇气都没有了。也许他们希望我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带着他们去看电影,去吃好吃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对我而言,所有的娱乐时间都应该用来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