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p项目是什么意思?
Coop(协作)项目是一种编程规范,提倡程序应该由若干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讯,外部可以通过定义好的接口获得需要的模块,从而实现程序设计的松散耦合、高度内聚。这种设计思想在Pascal语言中称为“块”(block)。C++中称为“类”(class),而Java等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则称“类”(class)或“对象”(object)。 这些语言中的类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可以封装变量和数据类型,并且可以把处理这些数据的逻辑函数以类的方式进行定义。在一个类内部,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方法的进出,甚至数据的类型都可以有详细的限定说明。 使用这样的编程模式,就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分别得到解决。这样不仅便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使得代码的书写更加规范,易于阅读和理解,也方便程序的维护和扩展。所以,虽然这种编写程序的方式已经存在多年,但依然被广泛使用。
1.将问题分解
例如要对一个有20个条件的查找进行优化,可以先将其分解为如下几个部分:
(1)创建数据结构,并进行初始化;
(2)输入查询条件;
(3)根据查询条件从数据结构中检索需要的信息并输出。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对于(3)可以细化出:
(3a)根据用户提供的第一个值从数据结构中检索相应的信息;
(3b)提示并获取下一个值;
(3c)检索并返回结果。 而每一个小功能的实现,又可以继续细分。如此循环,直到问题被彻底分解成单个可以被解决的模块为止。
2.定义接口 在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中,必须定义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即各个模块需要向外界提供什么数据或者操作,以便于其他模块调用并实现它们的功能。 为了便于阅读和编码,接口的定义应当尽量简洁明了,不使用任何多余的关键词和修饰符。
3.实现模块并测试 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完成各个模块接口中所要求的事务,然后测试各个模块是否按照预期的功能运行。如果测试通过,则大功告成,否则需要重新梳理问题或者修改代码直至通过测试。